送蕲州裴员外

· 罗隐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两晋家声须有主,六朝文雅别无人。 荣驱豹尾抛同辈,贵上螭头见近臣。 蕲水苍生莫相羡,早看归去掌丝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枝仙桂:比喻科举及第,这里指裴员外科举考试的成功。
  • 最先春:比喻最先获得成功或荣誉。
  • 萧洒:形容举止自然大方,不拘束。
  • 高辞:高雅的言辞。
  • 九陌尘:指繁华的都市。
  • 两晋家声:指晋朝时期的家族声望。
  • 须有主:必须有人继承。
  • 六朝文雅:指六朝时期的文学艺术。
  • 别无人:没有其他人。
  • 荣驱豹尾:比喻地位显赫。
  • 抛同辈:超越同辈。
  • 贵上螭头:比喻地位高贵。
  • 见近臣:见到皇帝身边的近臣。
  • 蕲水:指蕲州,裴员外即将赴任的地方。
  • 苍生:百姓。
  • 莫相羡:不要羡慕。
  • 早看归去:希望早日归来。
  • 掌丝纶:掌管文书,这里指担任重要职务。

翻译

裴员外的科举及第如同六枝仙桂在春天最先绽放,他的举止自然大方,言辞高雅,远离了繁华都市的尘埃。晋朝的家族声望必须有人继承,而六朝的文学艺术中,没有其他人能与之相比。他的地位显赫,超越了同辈,地位高贵,能够见到皇帝身边的近臣。蕲州的百姓们,不要羡慕他,希望他早日归来,掌管重要的文书工作。

赏析

这首诗是罗隐送别即将赴任的裴员外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裴员外的赞美和祝福。诗人通过“六枝仙桂”、“萧洒高辞”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裴员外的才华和风采。同时,通过“荣驱豹尾”、“贵上螭头”等比喻,表达了裴员外地位的显赫和尊贵。最后,诗人希望裴员外早日归来,掌管重要职务,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罗隐

罗隐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 510篇诗文

罗隐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