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菊存送陈无逸澧阳教

· 龚璛
浮云日东征,大江泻秋晴。 一仕四千里,公无离别情。 如何我辈人,后此百年生。 茫茫古人饥,种葵不盈烹。 校官非要务,顾足烦经营。 聊为三径资,殆误举烛明。 欣然便成往,分甘为穷并。 腹书不及口,久矣君不惊。 儒生坐常格,夫岂争功名。 亦有下禄隐,何妨卿自卿。 台阁习汉事,谁当慕黄琼。 今日南士望,我方观顾荣。 相与任时运,终期白鸥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澧阳教:指澧阳的教育事业。澧阳,地名,今属湖南。
  • 浮云日东征:比喻时光流逝,如同浮云向东飘去。
  • 大江泻秋晴:形容秋天晴朗时,大江水流湍急。
  • 仕四千里:指出仕的地方距离家乡四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公无离别情:指陈无逸(诗中的人物)对离别没有太多情感上的牵挂。
  • 茫茫古人饥:形容古代的人们生活困苦,常常饥饿。
  • 种葵不盈烹:种植的葵菜不足以烹饪,形容生活贫困。
  • 校官非要务:指担任校官并非主要职责。
  • 三径资:指隐居所需的资金。三径,指隐士居住的小径。
  • 殆误举烛明:可能耽误了点灯读书的时间。
  • 分甘为穷并:愿意与贫穷的人共同分享甘甜。
  • 腹书不及口:指内心有学问但表达不出来。
  • 儒生坐常格:指儒生按照常规行事。
  • 下禄隐:指隐居而得到微薄的俸禄。
  • 卿自卿:指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 台阁习汉事:指在朝廷中学习汉代的典章制度。
  • 慕黄琼:指仰慕黄琼(东汉末年的名士)的品德和才华。
  • 南士望:指南方的士人所仰望。
  • 顾荣:指顾及荣耀。
  • 白鸥盟:指与白鸥为盟,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时光如浮云向东飘去,大江在秋日的晴空下奔流。你出仕的地方距离家乡四千里,但你似乎对离别没有太多的情感牵挂。我们这些后来的人,百年之后又该如何呢?古代的人们生活困苦,种植的葵菜都不足以烹饪。担任校官并非主要职责,却足以让人忙碌经营。这不过是为了隐居所需的资金,可能耽误了点灯读书的时间。我欣然前往,愿意与贫穷的人共同分享甘甜。内心有学问但表达不出来,你却从不惊讶。儒生按照常规行事,难道不是为了争功名吗?也有隐居而得到微薄俸禄的人,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在朝廷中学习汉代的典章制度,谁会仰慕黄琼的品德和才华呢?今天南方的士人所仰望的,我正在顾及荣耀。让我们一起顺应时运,最终与白鸥为盟,过上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时光流逝、仕途遥远、古人生活困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漠。诗中运用了浮云、大江等自然景象,以及古人的生活状态,来衬托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通过对陈无逸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

龚璛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宪使徐琰辟置幕中,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事者交章荐,宜在馆阁,不报。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簿,改宜春丞,岁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卒。其所作诗曰《存悔斋稿》,明朱性甫录补遗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时,尝有咏史诗云:「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为一时所传诵,其序袁静春集云:通甫与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诸性情之正。其于持论如此。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