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传授歌

· 陈普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颛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 十有七世至桀王,成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周兴积累由后稷,公刘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勋武王集,伐纣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冲,周公辅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几移周鼎幽与厉。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终,二百四十二年尔。 鲁卫晋郑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异姓齐楚秦宋陈,春秋列国侯十二。 其间五霸相继兴,齐桓小白晋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庄,名曰尊王假仁义。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秦灭六国吞二周,周祚至于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传,八百馀年属周纪。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 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 末年国本几动摇,四皓一出回孝惠。 吕后临朝诸吕反,赖有平勃植赤帜。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拥昭而立宣,江充诬谮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权,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明章二帝世所称,至于灵献汉祚替。 前汉高文武宣朝,后汉光明章七制。 两汉相传二十四,禅魏曹丕窃神器。 分为三国魏蜀吴,鹬蚌相持真鼎峙。 魏则曹丕吴孙权,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天下权归司马氏。 晋室肇兴司马炎,三王追谥昭思懿。 两三传间至怀悯,群胡云扰如鼎沸。 五凉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异。 秦前后西赵前后,后蜀大夏相吞噬。 东晋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势。 南则晋宋齐梁陈,北则元魏东西魏。 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陈禅周隋杨坚,夫何三世隋嗣毙。 李唐继之纂洪图,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载溺杨妃,禄山叛逆为子弑。 肃宗东征复两京,宪宗见弑陈洪志。 文宗有才诛克明,德宗猜忌任卢杞。 太宗玄宗及宪宗,号称三宗商可拟。 末后难制藩镇强,宦官奉立皆私议。 唐后迭兴有五代,梁唐晋汉周相继。 五代五十三年间,后有十国皆僭伪。 齐楚吴燕汉晋唐,周蜀吴越如蜂猬。 宋受周禅握乾符,扫除僭伪皆风靡。 太祖姓赵都汴京,雪夜常幸赵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历代承平善继嗣。 至于徽钦金虏来,误国奸臣京与桧。 高宗南渡宋复兴,建都钱唐歌舞地。 孝及光宁守偏方,侂胄既诛由诸史。 在位历年四十馀,前有仁宗后有理。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弃。 建隆德祐十六传,大元一统兴燕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羲(fú xī):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传说中的八卦创造者。
  • 神农(shén nóng):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被尊为农业和医药的始祖。
  • 黄帝(huáng d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
  • 少昊(shào hào):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帝王,五帝之一。
  • 颛顼(zhuān xū):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帝王,五帝之一。
  • 高辛(gāo xīn):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帝王,五帝之一。
  • 唐虞(táng yú):指唐尧和虞舜,中国古代的两位著名帝王。
  • (yǔ):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夏朝的开国君主,以治水闻名。
  • (tāng):商朝的开国君主,推翻了暴政的夏桀,建立了商朝。
  • 文武(wén wǔ):指周文王和周武王,周朝的建立者。
  • (qǐ):夏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位君主。
  • 少康(shǎo kāng):夏朝的君主,恢复了夏朝的统治。
  • 猿?(yuán yì):古代传说中的野兽,此处可能指少康时期的敌对势力。
  • 成汤(chéng tāng):即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 太甲(tài jiǎ)、太戊(tài wù)、武丁(wǔ dīng):商朝的君主。
  • 祖乙(zǔ yǐ)、盘庚(pán gēng):商朝的君主。
  • (zhòu):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因其暴政而被周武王推翻。
  • 后稷(hòu jì):周朝的始祖,被尊为农业的始祖。
  • 公刘(gōng liú)、太王(tài wáng)、王季(wáng jì):周朝的先祖。
  • 文王(wén wáng)、武王(wǔ wáng):周朝的建立者。
  • 成王(chéng wáng):周武王的儿子,周朝的第二位君主。
  • 周公(zhōu gōng):周武王的弟弟,辅佐成王,对周朝的稳定和发展有重大贡献。
  • 成康(chéng kāng):周成王和周康王,周朝的君主,时期相对和平。
  • 幽王(yōu wáng)、厉王(lì wáng):周朝的君主,时期周朝开始衰落。
  • 平王(píng wáng):周朝的君主,东迁后,周朝的中心转移到东都洛阳。
  • 五霸(wǔ bà):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 战国七雄(zhàn guó qī xióng):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大国家,分别是秦、韩、赵、魏、燕、齐、楚。
  • 二周(èr zhōu):指东周和西周。
  • 赧王(nǎn wáng):周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 高祖(gāo zǔ):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 四皓(sì hào):四位隐居的高士,帮助汉朝稳定政权。
  • 吕后(lǚ hòu):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曾临朝称制。
  • 平勃(píng bó):指汉朝的两位重要将领平阳侯周勃和绛侯陈平。
  • 文景(wén jǐng):指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汉朝经济文化繁荣。
  • 武帝(wǔ dì):汉武帝,汉朝的皇帝,以其扩张和改革著称。
  • 霍光(huò guāng):汉朝的重要政治家,曾辅佐幼帝。
  • 江充(jiāng chōng):汉朝的官员,因诬陷太子而著名。
  • 外戚(wài qī):指皇帝的母族或妻族成员。
  • 平帝(píng dì)、新室(xīn shì)、(mǎng):指汉平帝和王莽,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 光武(guāng wǔ):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
  • 明章(míng zhāng):指东汉的明帝和章帝。
  • 灵献(líng xiàn):指东汉的灵帝和献帝,时期东汉政权衰落。
  • 曹丕(cáo pī):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
  • 先主(xiān zhǔ):指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
  • 司马炎(sī mǎ yán):晋朝的开国皇帝。
  • 怀悯(huái mǐn):指晋怀帝和晋愍帝,晋朝的最后两位皇帝。
  • 五凉(wǔ liáng)、四燕(sì yàn)、(qín)、(zhào)、后蜀(hòu shǔ)、大夏(dà xià):指五胡乱华时期的各个政权。
  • 元帝(yuán dì):东晋的第一位皇帝。
  • 元魏(yuán wèi)、东西魏(dōng xī wèi)、北齐(běi qí)、后周(hòu zhōu):指北朝时期的各个政权。
  • 隋文(suí wén):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
  • 李唐(lǐ táng):唐朝的建立者。
  • 武后(wǔ hòu):指武则天,唐朝的女皇帝。
  • 仁杰(rén jié):指狄仁杰,唐朝的著名政治家。
  • 玄宗(xuán zōng):唐朝的皇帝,以其开元盛世著称。
  • 杨妃(yáng fēi):指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
  • 禄山(lù shān):指安禄山,唐朝的叛乱领袖。
  • 肃宗(sù zōng)、宪宗(xiàn zōng)、文宗(wén zōng)、德宗(dé zōng):唐朝的皇帝。
  • 藩镇(fān zhèn):指唐朝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
  • 宦官(huàn guān):指宫中的太监。
  • 五代(wǔ dài):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 十国(shí guó):指五代十国时期的十个割据政权。
  • 宋受周禅(sòng shòu zhōu shàn):指宋朝接受后周的禅让,建立宋朝。
  • 太祖(tài zǔ):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 汴京(biàn jīng):宋朝的都城,今河南开封。
  • 真仁英神哲(zhēn rén yīng shén zhé):指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朝的皇帝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