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湘灵鼓瑟

· 马臻
沅湘水阔风萧萧,水风敲佩天光摇。 为弹宝瑟传幽愫,一点柔红泻香露。 苍梧恨锁云欲流,湘花背日烘春愁。 人间有梦到不得,仙山翠滑江浪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沅湘:指沅江和湘江,均流经湖南省。
  • 萧萧:形容风声。
  • 敲佩:指风声如同敲击玉佩的声音。
  • 天光摇:天空的光影摇曳。
  • 幽愫:深藏的感情。
  • 柔红:柔和的红色,此处形容湘灵鼓瑟时手指的动作。
  • 香露:比喻湘灵鼓瑟时手指上的汗珠。
  • 苍梧:地名,在今广西境内,传说中舜帝葬身之地。
  • 恨锁:形容云层厚重,似乎锁住了苍梧的恨意。
  • 湘花:指湘江边的花。
  • 背日:背对着太阳。
  • 烘春愁:烘托出春天的忧愁。
  • 仙山:指神话中的仙境。
  • 翠滑:形容山色翠绿且光滑。
  • 江浪黑:江中的波浪显得深沉。

翻译

沅江和湘江水面宽阔,风声萧萧,风声如同敲击玉佩,使得天空的光影摇曳不定。湘灵弹奏宝瑟,传递着深藏的感情,她手指柔和的红色动作,仿佛香露般滴落。苍梧上空的云层厚重,似乎锁住了恨意,云彩仿佛要流动起来,湘江边的花儿背对着太阳,烘托出春天的忧愁。人们虽有梦想,却难以到达这样的仙境,仙山翠绿且光滑,江中的波浪显得深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湘灵在沅湘之畔鼓瑟的情景,通过风声、水光、云彩和花儿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幽远而神秘的氛围。诗中“苍梧恨锁云欲流”一句,巧妙地将苍梧的传说与云彩的形态结合,表达了深沉的哀愁。结尾的“仙山翠滑江浪黑”则进一步以仙境的遥不可及,加深了诗中的梦幻与超脱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湘灵鼓瑟之美的无限向往与感慨。

马臻

元人,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今属浙江)人。少慕陶弘景之为人,著道士服,隐居西湖之滨。工画花鸟山水。善诗,多豪逸俊迈之气。有《霞外诗集》。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