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陈普
何事佛狸能度淮,中原千尺髑髅台。 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里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此处指代北魏军队。
  • 髑髅台:堆积如山的骷髅,形容战争的惨烈。
  • 乌衣巷:东晋时期王、谢等名门望族的聚居地,此处象征着繁华与安宁。

翻译

为何北魏的军队能够渡过淮河,中原之地堆积着千尺高的骷髅台。 没有巢穴的燕子宁愿依附树木,也不愿飞入那曾经繁华的乌衣巷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战争的残酷与往昔的繁华,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切悲悯和对和平的深切向往。诗中“佛狸能度淮”与“中原千尺髑髅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惨烈和破坏。后两句以“无巢燕子”自喻,表达了在战乱中无家可归的凄凉,同时“不入乌衣巷里来”则暗含了对往昔安宁生活的怀念与不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是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