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暮对秋山有感
清溪含素秋,荡漾令人愁。
如何碧山色,萧条对此流。
霜叶飞斜照,疏烟萦晚洲。
坐对兰馨远,兼叹桂枝樛。
沿芳空有怨,攀援未能留。
伤心榛棘满,丛薄共回揫。
虽分苍与翠,莽没非所求。
日暮不自聊,蟪蛄鸣啾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秋:指秋天,因其色白,故称素秋。
- 碧山色:青绿色的山色。
-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 霜叶:经霜的叶子,多指秋叶。
- 疏烟:稀疏的烟雾。
- 晚洲:傍晚的沙洲。
- 兰馨:兰花的香气。
- 桂枝樛(jiū):桂树枝弯曲。樛,树木向下弯曲。
- 榛棘:丛生的荆棘。
- 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 回揫(jiū):收敛,聚集。
- 蟪蛄(huì gū):一种蝉,这里指其鸣叫声。
翻译
清澈的溪水映照着秋天的景色,波光粼粼,让人心生忧愁。 青翠的山色,在这萧条的秋景中显得格外凄凉。 经霜的叶子在斜阳下飞舞,稀疏的烟雾缭绕着傍晚的沙洲。 坐在这里,感受着兰花的远香,同时感叹桂树枝的弯曲。 沿着花香,心中空有怨恨,却无法攀附停留。 伤心地看到荆棘丛生,草木丛中一切都在收敛聚集。 虽然苍翠与青翠相分,但莽莽苍苍的消失并非我所求。 日暮时分,心情无法自持,只听到蟪蛄的啾啾鸣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通过清溪、碧山、霜叶、疏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条凄凉的氛围。诗中“坐对兰馨远,兼叹桂枝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结尾的“日暮不自聊,蟪蛄鸣啾啾”则进一步以蟪蛄的鸣叫声,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