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惟敬秘书新辟东林社与诸客同过

郭内名山似竺乾,苍松白石傍清泉。 林间片地皆成宝,花里诸峰并是莲。 钟梵远分城北寺,袈裟初悟海南禅。 何人解注逍遥论,此地招携十八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竺乾:指印度,因佛教传自印度,故常以“竺乾”代指佛教圣地。
  • 钟梵:钟声和诵经声,代指寺庙。
  • 袈裟:僧人的法衣。
  • 逍遥论:指庄子的《逍遥游》,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思想。
  • 十八贤:指佛教中的十八罗汉,或泛指多位贤人。

翻译

城郭内的名山宛如印度的圣地,苍翠的松树与洁白的石头旁是清澈的泉水。 林间的一片片土地都显得珍贵无比,花丛中的群峰仿佛盛开的莲花。 远处城北的寺庙传来钟声和诵经声,海南的禅宗初悟时穿着袈裟的僧人。 有谁能解读庄子的《逍遥游》呢?这里聚集了十八位贤人,我们一同招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神圣的佛教圣地,通过“苍松白石”、“清泉”、“莲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钟梵”和“袈裟”进一步强化了佛教的色彩。结尾处的“逍遥论”与“十八贤”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贤人聚集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佛教圣地的敬仰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