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怀四十首

昔闻吕梁险,悬水迸涛声。 陵谷一朝异,高深万古情。 昨来春涨浅,今泛夕沙明。 惟有年来事,人心未肯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吕梁:山名,在今山西省西部,黄河和汾河之间,吕梁山脉最高峰。
  • 悬水:指瀑布。
  • 迸涛声:形容瀑布声如波涛汹涌。
  • 陵谷: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变。
  • 高深:指山的高峻和水流的深邃。
  • 春涨:春天河水上涨。
  • 夕沙明:傍晚时沙洲在夕阳下显得明亮。
  • 人心未肯平:指人们心中的不平之情。

翻译

曾听闻吕梁山的险峻,瀑布如悬,涛声如迸。 山川一朝之间变幻,高深之中蕴含万古情愫。 昨日来时春水尚浅,今朝泛舟见夕沙在夕阳下明亮。 唯有近年来的人事,人们心中的不平之情依旧未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吕梁山险峻和悬水涛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壮丽景色的赞叹,同时也隐喻了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陵谷一朝异,高深万古情”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深远和情感的恒久。结尾“人心未肯平”则直抒胸臆,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们内心不平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感怀之作。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