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曲

洞房春梦潇湘沚,香雾濛濛湿江水。 几度相思不见君,鸡鸣杲杲生红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洞房:新婚夫妇的卧室。
  • 春梦:比喻美好的梦境或往事。
  • 潇湘沚: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沚指水中的小洲,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香雾:带有香气的雾气。
  • 濛濛:形容雾气模糊不清的样子。
  • 湿江水:使江水变得湿润。
  • 几度:几次,多少次。
  • 相思:思念远方的人。
  • 不见君:看不见你。
  • 鸡鸣:鸡叫声,常指天亮。
  • 杲杲:形容阳光明亮。
  • 红云:朝霞,形容天亮时的云彩。

翻译

在新婚的卧室里,我做着春天的梦,梦见自己置身于湖南的水中小洲,四周是模糊不清的香雾,湿润了江水。多少次我思念着你,却看不见你的身影,直到鸡鸣声响起,明亮的阳光照耀着朝霞,天亮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梦中的相思场景,通过洞房、春梦、潇湘沚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氛围。诗中“香雾濛濛湿江水”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触觉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后两句“几度相思不见君,鸡鸣杲杲生红云”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希望的到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