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城西眺望

季秋风日已凄清,况是羁人骋望情。 红叶不曾殊海国,黄花只少对山亭。 京华作赋悲摇落,故里登高忆弟兄。 何用茱萸今日会,年年酒向客中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
  • 羁人:旅居在外的人。
  • 骋望:放眼远望。
  • 京华:京城,这里指北京。
  • 摇落:凋零,衰败。
  • 故里:家乡。
  •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以避邪。

翻译

在深秋九月,风已经变得凄凉清冷,何况我这个旅居在外的人,更是放眼远望,心怀感慨。红叶并不比海边的景色逊色,只是少了山亭边的黄花相伴。在京城作诗,悲叹万物的凋零,而在家乡登高,则想念我的兄弟们。今天何必非要佩戴茱萸聚会呢,年年都有酒,总是在客中倾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季秋时节的凄清景象,表达了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通过对红叶、黄花的描绘,以及对京华与故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回忆。末句以茱萸和酒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