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归故园
八载去乡国,今晨始得归。
捷步入外闾,慷慨登中闺。
既旷家园聚,转念骨肉稀。
忆我骨肉亲,泪下如绠縻。
宗族少前辈,邻里半成非。
一出已如此,再出安可期。
驱车问丘垄,松柏十数围。
兔走思旧穴,鸟还栖故枝。
他乡勿久滞,书此报京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八载:八年。
- 外闾:外门,指村外的门。
- 中闺:内室,指家中的内室。
- 骨肉:指亲人。
- 绠縻(gěng mí):绳索,比喻泪水不断。
- 宗族:同宗的家族。
- 丘垄:坟墓。
- 兔走:兔子逃跑。
- 鸟还:鸟儿返回。
- 京畿: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翻译
离开家乡已有八年,今天早晨终于得以归来。 急步走进村外的大门,激动地登上家中的内室。 虽然家园的团聚令人欣慰,但转念想到亲人的稀少,不禁感到悲伤。 回忆起我的亲人们,泪水如绳索般不断流下。 宗族中的长辈已经不多,邻里间的人也大多变得陌生。 一次离别就已经如此,再次离别又怎能预料。 驱车前往祖坟,看到松柏已有十数围那么粗。 兔子逃跑时思念旧穴,鸟儿返回时栖息在故枝。 不要在他乡久留,写下这些话报知京城。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久别归乡的复杂情感。诗中,“八载去乡国”一句,即点明了诗人离乡背井的时间之长,而“今晨始得归”则透露出归乡的喜悦与急切。然而,随着诗人的脚步深入故园,他的心情却由喜转悲。诗中“既旷家园聚,转念骨肉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哀伤,而“泪下如绠縻”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后文通过对宗族、邻里的变化以及祖坟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结尾处,诗人以“兔走思旧穴,鸟还栖故枝”作比,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他乡勿久滞”则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意。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
区大相的其他作品
- 《 纪朝鲜 》 —— [ 明 ] 区大相
- 《 岭上望中原 》 —— [ 明 ] 区大相
- 《 春日访山家 》 —— [ 明 ] 区大相
- 《 同四兄七弟泛舟海上望西樵 》 —— [ 明 ] 区大相
- 《 黎惟敬秘书楼居新成赋赠 》 —— [ 明 ] 区大相
- 《 盘松篇夏日陪诸公饮报国寺盘松下共赋 》 —— [ 明 ] 区大相
- 《 闻叶中丞复自洮州移镇甘肃奉寄 》 —— [ 明 ] 区大相
- 《 过叶偶访邑人宋明府园亭留酌 》 —— [ 明 ] 区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