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先墓

久宦抛庐舍,衔恩展墓田。 岁时违洒拂,霜露几凄然。 马踏残秋草,乌啼古树烟。 孤忠犹未白,何敢报重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先墓:祖先的坟墓。
  • 久宦:长期做官。
  • 庐舍:简陋的房屋,这里指家乡的住所。
  • 衔恩:怀着感恩的心情。
  • 展墓田:巡视墓地。
  • 岁时:一年中的季节。
  • :错过。
  • 洒拂:洒水扫地,指日常的祭扫活动。
  • 霜露:指寒冷的天气,也比喻悲伤的心情。
  • 凄然:悲伤的样子。
  • 残秋:晚秋。
  • 乌啼:乌鸦的叫声。
  • 古树烟:古树周围的雾气。
  • 孤忠:忠诚但孤独无助。
  • 未白:未得到昭雪或理解。
  • 重泉:指地下,即坟墓。

翻译

我长期在外做官,离开了家乡的简陋住所,怀着感恩的心情来巡视祖先的墓地。一年四季,我错过了日常的祭扫活动,面对寒冷的霜露,心中感到无比悲伤。马儿踏着晚秋的残草,乌鸦在古树的雾气中啼叫。我的忠诚尚未得到昭雪,我怎敢向地下的祖先报告这一切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祖先的深深思念与忠诚。诗中,“久宦抛庐舍”与“衔恩展墓田”形成对比,突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悲伤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未竟之志的无奈与愧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家族和忠诚的坚守与执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