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竹泉

· 陶安
吾闻鸿濛之野元气厚,产出异质为苍筤。千竿活翠湿霄汉,百年老节凌风霜。 腹中空洞含太和,酿成清泉深蕴藏。朝阳几度鸣凤凰,飞来梢头不得尝。 忽然灵源难自秘,流膏洁白生馨香。吾意此竹上摩天乳之星芒,吸得甘露万斛凉。 下通体穴钟阴阳,时时挹注琼瑶浆。帝令昭苏下土民,咽嗽一勺消百殃。 赤龙运水一时下,玉婴仰视朱吻张。不待铅汞九转功,挽回夭阏成康强。 涤肠洗髓清膏肓,暑不烦渴寒不僵。神全气爽欲轻举,三十六帝参翱翔。 沈君何为独有慕于此,号为竹泉名姓芳。平生雅抱君子操,虚心直节成文章。 活人阴功在天下,如水润物源流长。狄公笼中生意远,昆虫草木丹砂光。 东山相望桐汭旁,清溪碧绕琅玕房。叩门急传使者至,聘书来自中书堂。 纻袍飘飘佳丽地,戴笠出入兵戎行。相君英雄少许可,揖而进之坐客床。 扫清内痾与外戕,俱入丹丘不死乡。辕门昼静尘不扬,相君留饮谈岐黄。 挥笔大写竹泉字,龙凤飞舞势矫昂。持来宾幕作佳话,独我才拙惭诸郎。 先生不登名利场,丹颜漆发双瞳方。赤日满路归计忙,慈亲应倚门闾望。 烦君更以竹泉施八荒,跻民寿域如虞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濛(hóng méng):古代传说中的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 苍筤(cāng láng):青色的竹子。
  • 霄汉:天空。
  • 太和:宇宙间和谐之气。
  • 灵源:指深藏的清泉。
  • 流膏:流动的油脂,比喻泉水。
  • 摩天:触及天空。
  • 体穴:人体的穴位。
  • 琼瑶浆:美酒。
  • 昭苏:使复苏。
  • 咽嗽:吞咽。
  • 赤龙:传说中的神龙。
  • 玉婴:指婴儿。
  • 夭阏:早逝。
  • 膏肓:人体深处的疾病。
  • 三十六帝:指众多神仙。
  • 翱翔:飞翔。
  • 狄公:指狄仁杰,唐代名臣。
  • 昆虫草木丹砂光:指万物生机勃勃。
  • 桐汭:地名。
  • 琅玕房:指美丽的居所。
  • 中书堂:中央政府的办公地点。
  • 纻袍:用苎麻织成的袍子。
  • 兵戎行:军队。
  • 内痾:内部疾病。
  • 外戕:外部伤害。
  • 丹丘:神仙居住的地方。
  • 岐黄:指医学。
  • 宾幕:宾客的幕府。
  • 丹颜:红润的面色。
  • 漆发:黑发。
  • 慈亲:慈爱的父母。
  • 门闾望:在家门口盼望。
  • 跻民寿域:使人民长寿。
  • 虞唐:指古代的盛世。

翻译

我听说在宇宙初开时的混沌之地,元气极为浓厚,生长出了青色的异质竹子。千竿翠绿的竹子高耸入云,历经百年风霜依旧坚韧。竹腹中空,蕴含着宇宙的和谐之气,酿成了深藏的清泉。朝阳多次照耀,凤凰飞来却无法品尝。突然间,深藏的泉水难以自秘,流出的泉水洁白且散发着香气。我想这竹子高耸入云,吸取了天上的甘露,下通人体穴位,汲取阴阳之气,时常注入美酒。天帝命令复苏下土的民众,吞咽一勺泉水即可消除百病。赤龙运水,一时之间,婴儿仰视,张开红唇。不需要九转的炼丹功夫,就能挽回早逝,使人体康强。洗净肠胃,清除深处的疾病,使人神清气爽,仿佛与众多神仙一同飞翔。沈君为何独爱此竹泉,以此为名,名声远扬。他一生怀抱君子之操,虚心直节,成就了文章。他的阴德在于救人,如水润物,源远流长。狄仁杰笼中的生机远大,万物生机勃勃,如同丹砂般的光芒。在东山相望的桐汭旁,清溪环绕着美丽的居所。使者急传,聘书来自中央政府。穿着苎麻袍子,在美丽的地方面对军队。英雄相君,请他坐下,谈论医学,消除内外疾病,进入不死之地。辕门静悄悄,相君留下饮酒,谈论医学。挥笔写下“竹泉”二字,龙凤飞舞,气势矫健。持来宾幕,成为佳话,唯独我才疏学浅,惭愧于诸位。先生不涉足名利场,面色红润,黑发如漆,双瞳方正。赤日满路,归家心切,慈爱的父母应在家门口盼望。烦请您更以竹泉之名,施惠于八方,使人民长寿,如同古代的盛世。

赏析

这首诗以竹泉为象征,赞美了沈竹泉的高洁品质和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鸿濛之野”、“苍筤”、“霄汉”等,描绘了竹泉的非凡气质和神秘力量。通过对竹泉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沈竹泉高尚品格和救世情怀的敬仰。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沈竹泉即将离去的惋惜,以及对他未来能够继续施惠于民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