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九首送汪教授

· 陶安
皇天万物祖,生气本冲和。忍令古今天下,治少乱常多。血溅中原戎马,烟起长江樯櫓,沧海沸鲸波。割据十三载,无处不干戈。 问皇天,天不语,意如何。几多佳丽,都邑烟草莽平坡。苔锁河边白骨,月照闺中嫠妇,赤子困沉痾。天运必有在,早听大风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冲和:和谐。
  • 戎马:指战争。
  • 樯櫓:船的桅杆和桨,这里指战船。
  • 沧海:大海。
  • 鲸波:巨浪。
  • 割据:分裂占据。
  • 干戈:战争。
  • 嫠妇:寡妇。
  • 赤子:婴儿,这里指百姓。
  • 沉痾:重病。

翻译

皇天是万物的始祖,生气的本源是和谐的。但为何自古至今,天下治少乱多?血溅中原,战马奔腾,烟雾起自长江上的战船,大海中巨浪滔天。割据已有十三年,处处都是战争。

我问皇天,天不回答,它的意志是什么?多少繁华之地,如今都变成了荒草丛生的平地。河边的白骨被苔藓覆盖,月光照在寡妇的闺房中,百姓深受重病之苦。天命必有其存在的道理,早日听到大风的歌声。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通过对比皇天的和谐与人间战乱,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天命的思考。诗中“血溅中原”、“烟起长江”等生动描绘了战乱的惨烈,而“苔锁河边白骨”、“月照闺中嫠妇”则深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和人民的深重苦难。最后,诗人寄望于天命,希望早日结束战乱,迎来和平。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