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令尹遗爱亭

· 区越
宫墙道艺三年教,兵食桥梁庶事修。 百姓有天均感戴,老年无事但歌讴。 亦知盛德心常下,不谓穷檐泽易流。 史笔欲寻公是处,新亭卓楔古文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宫墙:指官府的围墙。
  • 道艺:指道德和技艺的教育。
  • 兵食:指军队的粮食供应。
  • 桥梁:指桥梁的建设。
  • 庶事:指各种事务。
  • 感戴:感激并尊敬。
  • 歌讴:歌唱赞美。
  • 盛德:高尚的品德。
  • 穷檐:贫穷的屋檐,指贫穷的家庭。
  • 泽易流:恩泽容易流失。
  • 史笔:指历史记载。
  • 卓楔:突出的标记。
  • 古文洲:指古代文献中的记载。

翻译

官府的围墙见证了三年的道德和技艺教育,军队的粮食供应和桥梁建设等各种事务都得到了妥善处理。百姓们对天都心存感激和尊敬,老年人无事可做,只能歌唱赞美。虽然知道高尚的品德总是谦逊的,但没想到贫穷的家庭也能轻易流失恩泽。历史记载想要寻找公正是非之处,新亭上的突出标记将永远留在古文献的记载中。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张令尹在任期间的政绩和品德。通过描述宫墙、道艺、兵食、桥梁等具体事务的处理,展现了张令尹的勤政和能力。百姓的感戴和老年人的歌讴,则表达了民众对他的深厚感情。最后两句提到历史记载和古文洲,暗示了张令尹的政绩和品德将永载史册,为后人所铭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张令尹的遗爱和民众对他的怀念。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