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迦陵庵:庵名,可能指一座位于偏远山林中的小庵。
- 区怀年:明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
- 庵罗:庵中的罗网,比喻庵中的生活。
- 逸步:悠闲的步伐。
- 百尺竿:比喻高远的志向或目标。
- 人在定中:指修行者在禅定状态中。
- 唳鹤:鹤鸣声。
- 归后忆栖鸾:归来后回忆起曾经栖息的凤凰,比喻回忆过去的高贵生活。
- 藤窗挂月:藤蔓缠绕的窗户上挂着月亮,形容夜晚的静谧美景。
- 宵逾迥:夜晚更加深远。
- 石磬:石制的打击乐器,常用于佛教仪式。
- 穿云:声音穿透云层,形容声音悠扬。
- 夏亦寒:即使在夏天也感到寒冷,形容环境幽静清凉。
- 畦径自纡:田间小路曲折,形容庵周围的自然环境。
- 懒融:懒散融和,指不拘小节,随和的生活态度。
翻译
在迦陵庵中偶然记述, 庵中的生活宽阔如野, 悠闲的步伐无人阻拦, 仿佛百尺竿头谁也不停。 修行者在禅定中听到鹤鸣, 归来后的客人回忆起凤凰栖息。 藤蔓缠绕的窗户挂着月亮, 夜晚显得更加深远。 石磬声穿透云层, 即使在夏天也感到寒冷。 田间小路曲折,尘土不扫, 入门时不要当作懒散融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迦陵庵中的宁静生活和自然美景,通过“逸步”、“唳鹤”、“藤窗挂月”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诗中“石磬穿云夏亦寒”一句,巧妙地以声音和温度对比,突出了庵中的幽静与清凉。尾联“畦径自纡尘不扫,入门休作懒融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庵中生活的随和态度,不拘小节,享受自然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区怀年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