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万岁乐

· 陆深
醉乐万年规。讴歌四海熙。衣冠蹈舞九龙墀。丽正仰南离。 紫云高捧唐虞帝。垂衣天下文明治。镐乌岐凤呈嘉瑞。 真个是,人在成周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戌: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此处指明代的某一年。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 南郊:古代帝王在都城南郊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
  • 庆成宴:庆祝典礼成功举行的宴会。
  • 万岁乐:此处的“万岁乐”指的是庆祝皇帝万岁的乐曲。
  • 讴歌:歌颂,赞美。
  • 四海:指天下,整个国家。
  • :繁荣,和乐。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饰,也泛指文武百官。
  • 蹈舞:舞蹈,此处指在庆典中的舞蹈表演。
  • 九龙墀:指皇宫中的台阶,象征皇权。
  • 丽正:美丽的正道,指皇帝的正统地位。
  • 南离:指南方的离卦,象征火,光明。
  • 紫云:象征祥瑞的云彩。
  • 唐虞帝:指古代的贤明君主唐尧和虞舜。
  • 垂衣:形容君主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 文明治:指以文明的方式治理国家。
  • 镐乌岐凤:镐(hào)乌指周朝的乌鸦,岐凤指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
  • 呈嘉瑞:呈现出吉祥的征兆。
  • 成周世:指周朝的盛世,比喻国家繁荣昌盛。

翻译

在这戊戌年的冬至日,南郊的祭祀大典圆满完成,庆祝宴会上奏响了万岁乐。人们陶醉在这万年的规矩和乐章中,歌颂着四海的繁荣与和乐。衣冠楚楚的文武百官在九龙墀上翩翩起舞,仰望着正南方的光明。

紫色的云彩高高升起,仿佛在向唐尧和虞舜这样的贤明君主致敬,天下在皇帝的无为而治下文明繁荣。镐京的乌鸦和岐山的凤凰都呈现出吉祥的征兆,这真是如同生活在周朝的盛世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冬至南郊祭祀大典后的庆成宴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吉祥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诗中“紫云高捧唐虞帝”等句,巧妙地将古代贤君与当代皇帝相提并论,展现了作者对皇帝治国有方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