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出癸水门眺望

雌雄双石笋,竞秀出城中。 一洞峰峰入,千泉树树通。 水花纷似雾,山响不因风。 胜日幽探去,无人识玉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暇日:空闲的日子。
  • 癸水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水门的名称。
  • 雌雄:这里指两座形状相似或相对的石笋。
  • 石笋:钟乳石的一种,形似笋。
  • 竞秀:相互竞争着展现美丽。
  • 一洞:指一个洞穴。
  • 峰峰:每一座山峰。
  • 千泉:形容泉水众多。
  • 水花:水波溅起的小水珠。
  • 山响:山中的回声。
  • 胜日:美好的日子。
  • 幽探:深入探索幽静之地。
  • 玉骢:指白马,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翻译

在空闲的日子里,我走出癸水门去眺望。 两座形状相似的石笋,在城中竞相展现美丽。 一个洞穴中,每一座山峰都清晰可见, 众多的泉水与每一棵树都相连通。 水波溅起的小水珠纷飞如雾, 山中的回声并非因风而起。 在美好的日子里,我深入探索幽静之地, 却无人认识我骑的白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空闲的日子里,走出癸水门眺望自然美景的情景。诗中,“雌雄双石笋”和“一洞峰峰入,千泉树树通”生动地勾勒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后两句“水花纷似雾,山响不因风”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夸张,增强了诗的意境和音乐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独享自然之美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