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杨州二首

· 宗臣
湖上行吟落日边,高秋萧索倍凄然。 芜城旧识参军赋,玉树空传帝者篇。 隋苑云残杨柳色,邗江夜断荻芦烟。 可怜白舫青蓑者,尚有渔歌似昔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芜城:指扬州,因历史上多次遭受战乱而荒芜。
  • 参军赋:指鲍照的《芜城赋》,描绘了扬州的兴衰。
  • 玉树:指《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作的曲子,象征着陈朝的灭亡。
  • 隋苑:隋朝的皇家园林,位于扬州。
  • 邗江:即扬州的古运河,邗沟。
  • 荻芦: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指荻芦丛生的景象。
  • 白舫青蓑:白色的船和穿着青色蓑衣的渔夫,指渔民。

翻译

在湖上漫步吟咏,夕阳西下,秋天的萧索更添凄凉。 扬州,我熟知它那荒芜的城池,曾是参军鲍照笔下的哀歌, 玉树后庭花的曲调,空传着帝王的篇章。 隋朝的园林中,云雾残存着杨柳的色彩, 邗江的夜晚,荻芦的烟雾断断续续。 令人感慨的是,那些白船上的渔夫,青蓑衣下的身影, 他们的渔歌依旧,仿佛与往昔无异。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扬州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芜城”、“参军赋”、“玉树”等词语,巧妙地融入了扬州的历史背景,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隋苑云残”、“邗江夜断”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美的秋日扬州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荒凉的哀愁。最后,“白舫青蓑者”与“渔歌似昔年”的对比,更是深化了这种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感慨。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