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蕲王湖上骑驴图为王孙叶叶赋

· 方回
取日虞渊战临平,鼓起金山麾伏兵。既不画此背嵬军阵形,国容貂蝉佩葱珩,军容金甲马朱缨。 又不画此生面真仪刑,昔王不肯专枢庭。清凉居士以自名,散遣万骑还屯营。 独控长耳游林坰,林间坐石樵叟争。不无醉尉呵夜行,孰识朱门抗旄旌。 王孙妙年万事轻,欲蹈箕颍遗浮荣。龚侯淡墨胜丹青,作此灞桥风雪征。 龙变不测人中英,谛观岂是寒书生。丈夫出处吾能评,不可长剑即短檠。 得时用世身名亨,否哉履道幽人贞。叶叶用意何峥嵘,大司马侃孙渊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取日虞渊:比喻英勇战斗,如同从深渊中夺取太阳。
  • 战临平:指在临平地区进行战斗。
  • 鼓起金山:形容战鼓声震天,如同金山般坚固。
  • 麾伏兵:指挥埋伏的士兵。
  • 背嵬军:指精锐的军队。
  • 国容貂蝉:指国家的仪容,貂蝉是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比喻国家的威严和美丽。
  • 佩葱珩:佩戴着玉饰,葱珩是古代的一种玉佩。
  • 军容金甲马朱缨:形容军队的装备华丽,金甲是指金色的铠甲,朱缨是指红色的缨络。
  • 生面真仪刑:指真实的形象和面貌。
  • 昔王不肯专枢庭:指过去的君王不愿意独揽大权。
  • 清凉居士:指韩蕲王自号为清凉居士。
  • 散遣万骑还屯营:指解散了大量的骑兵,让他们返回驻地。
  • 独控长耳游林坰:独自控制着长耳马在林间游荡。
  • 不无醉尉呵夜行:即使有醉酒的尉官在夜晚巡逻。
  • 孰识朱门抗旄旌:谁能知道朱门(指贵族)能够抵抗旄旌(指军队)。
  • 王孙妙年万事轻:指王孙年轻时对万事都不放在心上。
  • 欲蹈箕颍遗浮荣:想要追随古代贤人箕颍的足迹,抛弃虚荣。
  • 龚侯淡墨胜丹青:指龚侯的淡墨画比彩绘更胜一筹。
  • 作此灞桥风雪征:画出在灞桥上经历风雪的场景。
  • 龙变不测人中英:比喻人的变化莫测,如同龙一般,是人群中的英才。
  • 谛观岂是寒书生:仔细观察,他岂是普通的寒门书生。
  • 丈夫出处吾能评:对于大丈夫的行事,我能够评价。
  • 不可长剑即短檠:不能因为拥有长剑就轻视短檠(指短兵器)。
  • 得时用世身名亨:在适当的时机使用自己的才能,使身名显赫。
  • 否哉履道幽人贞:如果不是这样,那么隐居的人就是坚守贞操。
  • 叶叶用意何峥嵘:每一笔都充满了深意,非常雄伟。
  • 大司马侃孙渊明:指大司马(官职)的孙子渊明,这里可能是指叶叶的家族背景。

翻译

在临平地区英勇战斗,如同从深渊中夺取太阳,战鼓声震天,如同金山般坚固,指挥着埋伏的士兵。既没有画出这支精锐军队的阵形,也没有描绘国家的威严和美丽,以及军队华丽的装备。

过去的君王不愿意独揽大权,韩蕲王自号为清凉居士,解散了大量的骑兵,让他们返回驻地,独自控制着长耳马在林间游荡。即使有醉酒的尉官在夜晚巡逻,谁能知道朱门(指贵族)能够抵抗旄旌(指军队)。

王孙年轻时对万事都不放在心上,想要追随古代贤人箕颍的足迹,抛弃虚荣。龚侯的淡墨画比彩绘更胜一筹,画出在灞桥上经历风雪的场景。人的变化莫测,如同龙一般,是人群中的英才,仔细观察,他岂是普通的寒门书生。

对于大丈夫的行事,我能够评价,不能因为拥有长剑就轻视短檠(指短兵器)。在适当的时机使用自己的才能,使身名显赫,如果不是这样,那么隐居的人就是坚守贞操。每一笔都充满了深意,非常雄伟,大司马(官职)的孙子渊明,这里可能是指叶叶的家族背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韩蕲王的英勇事迹和他的隐居生活,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对韩蕲王个人品性的赞美,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取日虞渊”、“鼓起金山”等,生动地再现了战争的激烈和韩蕲王的军事才能。同时,通过对韩蕲王隐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对韩蕲王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赞美。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