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谊书记游查山留题净无馀西南林壑

· 王逢
地涌丛林小翠屏,海吞孤嶂半螺青。 岩扉老衲忘人我,石甃神丹护甲丁。 吴甸土寒黄耳魄,秦山草歇白蛇腥。 放歌适在风埃表,幢节浮空若下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地涌:地面上突然出现。
  • 丛林:密集的树林。
  • 小翠屏:形容山峦如翠绿的屏风。
  • 海吞孤嶂:形容山峰高耸,如同被大海吞没。
  • 半螺青:山峰的形状像半开的螺壳,呈现青色。
  • 岩扉:山岩的裂缝,如同门户。
  • 老衲:老和尚。
  • 忘人我:超脱世俗,忘却自我。
  • 石甃:用石头砌成的井或池。
  • 神丹:传说中的仙丹。
  • 甲丁:指兵士,这里可能指守护神丹的卫士。
  • 吴甸:吴地的田野。
  • 黄耳魄:可能指黄土的灵魂,形容土地贫瘠。
  • 秦山:秦地的山。
  • 白蛇腥:可能指山中白蛇的腥味,形容山林荒凉。
  • 放歌:高声歌唱。
  • 风埃表:风尘之外,指高远的地方。
  • 幢节:古代仪仗中的旗帜和节杖。
  • 浮空:悬在空中。
  • 若下听:好像在下面倾听。

翻译

地面上突然出现一片密集的树林,像翠绿的小屏风;海浪吞没了孤立的山峰,山峰像半开的螺壳一样青翠。山岩的裂缝中,老和尚超脱世俗,忘却自我;石头砌成的井或池中,有传说中的仙丹,被卫士守护着。吴地的田野土地贫瘠,秦地的山林荒凉,白蛇的腥味弥漫。我在高远的地方放声歌唱,好像有仪仗中的旗帜和节杖在空中悬着,仿佛在下面倾听我的歌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林幽静的画面,通过“地涌丛林”、“海吞孤嶂”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与神秘。诗中“岩扉老衲忘人我”一句,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意境,而“石甃神丹护甲丁”则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后两句通过对吴甸和秦山的描写,进一步以荒凉的景象衬托出山林的幽静。结尾的“放歌适在风埃表”则表达了诗人放歌于高远之地的豪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