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朱信州自闲堂
吾师魏华父,庵以自为名。
自庵有类稿,其文世盛行。
吾友陈寿夫,堂以自为号。
谓予可言诗,玉成有大造。
上饶朱使君,燕居题自闲。
此自指何处,专指方寸间。
闲眠与闲防,暇字匪二义。
自防乃自暇,只是一个自。
子思慎其独,使君资之深。
自身闲不难,先当闲自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庵 (ān):小寺庙,多指僧人静修的地方。
- 类稿:指文集或作品集。
- 燕居:闲居,指在家中安闲地居住。
- 方寸:指心,比喻内心。
- 暇 (xiá):空闲,闲暇。
- 子思:指子思子,孔子的孙子,名伋,字子思,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 慎独: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指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
- 资:资质,指天生的才能或品质。
翻译
我的老师魏华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小寺庙。他的文集《自庵类稿》在世间广为流传。我的朋友陈寿夫,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堂号。他认为我可以谈论诗歌,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上饶的朱使君,在家中题写了“自闲堂”。这里的“自”指的是哪里呢?它专指我们的内心。“闲眠”与“闲防”,“暇”字并不是两个意思。自我防备就是自我闲暇,这只是一个“自”。
子思子强调“慎独”,朱使君的资质非常深厚。让自己闲下来并不难,首先要让自己的心闲下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老师、朋友和朱使君的自命名之处,强调了“自”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真正的闲适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心的平静和自在。通过“慎独”的修养,人可以达到内心的闲适。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修养的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