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阳

· 王哲
得道阳来得道阳。自然碧洞云房。玉诀灵符清气爽,金丹大药胜衣装。 岂似人间轻薄郎。徒夸黄白满箱筐。我宝三田常运转,吾家一性没惊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得道阳:指修炼内丹功法达到的一种境界,阳气充足,身心得到净化。
  • 碧洞云房:形容修炼内丹的场所,通常指清幽的修炼环境。
  • 玉诀灵符:指修炼内丹时使用的秘法和符咒,有助于清心寡欲,提升修炼效果。
  • 金丹大药:指修炼内丹达到一定境界后,体内产生的精华,被比喻为珍贵的药物。
  • 轻薄郎:指轻浮无德的人。
  • 黄白:指金银,这里比喻世俗的财富。
  • 三田:指人体内的三个丹田,即上丹田(脑部)、中丹田(胸部)、下丹田(腹部),是修炼内丹的重要部位。
  • 一性:指人的本性或灵魂。

翻译

得道之后,我感到阳气充沛。自然地,我身处碧绿的洞穴和云雾缭绕的房间中。使用玉制的秘诀和灵验的符咒,我感到精神清爽,而体内的金丹大药比任何衣物都要珍贵。

这岂是那些轻浮无德的人所能理解的。他们只是徒劳地夸耀满箱的金银。我珍视的是我体内三个丹田的正常运转,以及我那不受惊扰的本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王喆对内丹修炼的深刻理解和体验。通过对比世俗的财富与内在修炼的价值,强调了精神修炼的重要性。诗中“得道阳”、“碧洞云房”等词语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的修炼环境,而“玉诀灵符”、“金丹大药”则体现了修炼过程中的神秘与珍贵。最后,通过对“三田”和“一性”的重视,表达了作者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坚守和追求。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