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三光回斗极,万骑肃钩陈。 地若游汾水,畋疑历渭滨。 圆塘冰写镜,遥树露成春。 弦奏鱼听曲,机忘鸟狎人。 筑岩思感梦,磻石想垂纶。 落景摇红壁,层阴结翠筠。 素风纷可尚,玄泽蔼无垠。 薄暮清笳动,天文焕紫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光:指日、月、星。
  • 回斗极:斗极,北斗星和北极星。回,环绕。
  • 万骑:形容随从众多。
  • 肃钩陈:肃,整齐。钩陈,星名,这里指皇帝的仪仗。
  • 汾水:河流名,在今山西省。
  • (tián):打猎。
  • 渭滨:渭水之滨,指陕西一带。
  • 冰写镜:冰面如镜。写,模仿。
  • 弦奏鱼听曲:弦奏,弹奏弦乐器。鱼听曲,传说鱼能听音乐。
  • 机忘鸟狎人:机忘,忘却机巧之心。鸟狎人,鸟与人亲近。
  • 筑岩:指商朝贤相傅说筑于傅岩之事。
  • 感梦:指商王武丁梦得贤相,后在傅岩找到傅说。
  • 磻石:指姜太公钓鱼时所用的磻石。
  • 垂纶:垂钓。
  • 落景:落日。
  • 红壁:红色的山壁。
  • 翠筠:翠绿的竹子。
  • 素风:纯洁的风气。
  • 玄泽:深远的恩泽。
  • 蔼无垠:蔼,茂盛。无垠,无边无际。
  • 清笳:清越的笳声。笳,古代一种乐器。
  • 天文:天象。
  • 焕紫宸:焕,光彩照人。紫宸,帝王的宫殿。

翻译

日、月、星环绕着北斗星和北极星,众多随从整齐地排列着皇帝的仪仗。 地面仿佛游走在汾水之畔,打猎的场景犹如经过渭水之滨。 圆塘的冰面如镜,远树的露珠宛如春天的露水。 弦乐奏起,仿佛鱼儿在聆听乐曲,忘却了机巧之心,鸟儿与人亲近。 想起傅说筑于傅岩的传说,思绪飘向姜太公垂钓的磻石。 落日的余晖映照着红色的山壁,层层阴影中翠绿的竹子若隐若现。 纯洁的风气值得推崇,深远的恩泽无边无际。 黄昏时分,清越的笳声响起,天象光彩照人,照亮了帝王的宫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出游山庄的盛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诗中“三光回斗极”等句,以天象开篇,彰显皇家气象。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圆塘冰写镜”、“落景摇红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精湛表达。结尾处“清笳动”、“天文焕紫宸”,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皇家威仪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皇权的颂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典雅风格,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武平一

武平一

唐并州文水人,名甄,以字行。颍川郡王武载德子。通《春秋》,工文辞。武后时畏祸隐嵩山,屡诏不应。中宗时为起居舍人,兼修文馆直学士。时韦后乱政,外戚炽盛,平一自请裁抑母党,帝慰勉不许。迁考功员外郎。玄宗立,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开元末卒。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