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会昌江口分路之宁都赋别五弟

· 刘崧
湘水梅州共路分,东风杳杳惜离群。 扁舟逆上几时到,独雁哀鸣何处闻。 积雨已生三峡浪,乱山仍隔万重云。 眼前漂泊谁能奈,犹恐亲庭念远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会昌:县名,位于江西省东南部。
  • 江口:地名。
  • 宁都:县名,在江西省。
  • 刘崧(sōng):人名。
  • 湘水:即湘江。
  • 梅州:地名,在广东省。
  • 杳杳(yǎo yǎo):深远貌。
  • 扁(piān)舟:小船。
  • 三峡:长江三峡的简称。

翻译

从会昌江口分路去往宁都,作诗与五弟辞别。湘江和梅州有共同的道路分岔,东风深远啊可惜要离别群体。小船逆流而上不知几时能够到达,孤独的大雁哀伤鸣叫在何处能听见。长时间的降雨已经使三峡涌起波浪,杂乱的群山仍然隔着万重云彩。眼前这种漂泊的状况谁能忍受,还担心家中亲人挂念远方辛勤的我。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与五弟分别的情境展开。开头点明分别的地点和缘由,湘水和梅州道路分岔,暗示了人生的分道扬镳,“东风杳杳”烘托出离别时的惆怅氛围。“扁舟逆上”表现出行路艰难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独雁哀鸣”则增添了孤独凄凉之感。“积雨”“乱山”“万重云”等景象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又象征着前路的艰难险阻。最后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漂泊状态的无奈,以及对亲人可能担忧自己的挂怀,抒发了亲情的牵挂和离别的愁绪。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沉。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