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

· 刘崧
到处草离离,重城秋暮时。 荒园交兔径,残屋带荆篱。 自倚城如铁,谁怜命若丝。 诛求方未已,富庶定何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触目(chù mù):目光所及。
  • 离离(lí lí):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重城(zhòng chéng):指高城。
  • 兔径(tù jìng):指野兔出没的小路。
  • 荆篱(jīng lí):用荆棘编成的篱笆。
  • 诛求(zhū qiú):强制索取。

翻译

目光所及之处,到处是繁茂的草木。此时正值深秋傍晚,处在高城之中。荒芜的园子中有野兔出没的小路,残破的房屋带着荆棘编成的篱笆。自己倚靠着坚固如铁的城墙,可谁又怜悯生命如丝般脆弱呢?强制索取的情况还未停止,富裕繁盛的日子不知何时才会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深秋暮时的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荒凉和人民的苦难。诗中“到处草离离”描绘了草木茂盛但却荒芜的景象,“重城秋暮时”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荒园交兔径,残屋带荆篱”进一步刻画了荒凉的场景,暗示了人们生活的困苦。“自倚城如铁,谁怜命若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不公。最后“诛求方未已,富庶定何期”则揭示了统治者的苛刻剥削,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悲凉,语言质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