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山下

· 刘崧
夜宿东山下,人家隔板桥。 泉声霜下起,雾气月中飘。 芋子兼皮煮,松枝带节烧。 老翁年九十,起坐说前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隔板桥:隔着木板搭建的桥。
  • 芋子:芋头。

翻译

夜晚住宿在东山之下,住的人家隔着一座木板桥。 泉水的声音在秋霜降落时响起,雾气在月色中飘荡。 把芋头连着皮一起煮,用带有节的松枝来烧火。 有位九十岁的老翁,起身坐下谈论着前朝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东山下的所见所闻。诗中通过对住宿环境、自然景色以及人物活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质朴的氛围。“夜宿东山下,人家隔板桥”,简洁地交代了住宿的地点和周边环境。“泉声霜下起,雾气月中飘”,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绘了东山下的清冷景色,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氛围。“芋子兼皮煮,松枝带节烧”,描写了当地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朴素的生活气息。最后“老翁年九十,起坐说前朝”,以老翁谈论前朝之事作为结尾,给诗歌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淡泊。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