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仲贞老先生见寄

· 郑真
老来未肯负春心,风致还如李翰林。 遣兴每余樽内酒,卖文时得案头金。 杏花坛近红先透,杨柳桥低绿未深。 有约东园须一到,不烦折柬特相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致:风度,情趣。
  • 李翰林:指李白,因其曾任翰林学士。
  • 遣兴:抒发兴趣,消遣。
  • 樽内酒:酒杯中的酒。
  • 卖文:出售自己的文学作品。
  • 案头金:指通过卖文所得的金钱。
  • 杏花坛:可能指栽种杏花的园地。
  • 杨柳桥:桥名,可能因桥旁多杨柳而得名。
  • 东园:东边的园子。
  • 折柬:折纸柬,即写信。

翻译

年老之时仍不愿辜负春日的美好心情,我的风度与情趣依旧如李白一般。 常常借酒消遣以抒发兴趣,通过出售文学作品得到一些金钱。 杏花园地近在咫尺,红色杏花最先透露春意;杨柳桥边,低垂的杨柳还未深绿。 我已约定要到东园一游,无需特意写信相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但心不老,依然怀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通过对比李白的风致,展现了自己不减当年的豪情与才情。后两句通过对杏花和杨柳的描绘,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东园之约的期待和喜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明快,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