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临淮生六人赴京陆好德

· 郑真
龙蟠虎踞仰王都,浩浩风云属壮图。 莫使荆人空抱玉,肯令越客暗投珠。 听莺晓日开丹幛,跃马春烟散紫衢。 老我祇甘淮海上,烦君多谢鲁诸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常指帝都。
  • 浩浩:形容水势浩大,这里比喻气势宏大。
  • 荆人抱玉:比喻有才能的人未被发现或未被重用。
  • 越客投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被埋没或不被重视。
  • 丹幛:红色的帷幕,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 紫衢:指京城的大道。
  • 鲁诸儒:指鲁国的学者们,这里泛指有学问的人。

翻译

龙蟠虎踞之地,仰望着王都的辉煌,浩浩荡荡的风云展现着宏伟的蓝图。 不要让那些有才能的人徒劳地抱持着玉石,也不要让珍贵的珠子被埋没。 在清晨的莺声中,红色的帷幕缓缓拉开,春天的气息弥漫;骑马穿行在京城的大道上,春天的烟雾缭绕。 我老了,只愿留在淮海之滨,但请你们替我向鲁国的学者们表示感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壮丽的王都景象和春天的生机,同时表达了对有才能者不应被埋没的期望。诗中“龙蟠虎踞”和“浩浩风云”形象地描绘了王都的雄伟和宏大的气象,而“荆人抱玉”和“越客投珠”则是对人才不应被忽视的深刻寓意。后两句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京城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人才的珍视。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