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方:指高处,这里指寺庙所在的山上。
- 形胜:风景优美的地方。
- 祥符:吉祥的征兆。
- 矫首:抬头。
- 灵山:指佛教圣地,也泛指风景秀丽的山。
- 画图:图画。
- 火暖:温暖的火。
- 云炉:高耸入云的香炉。
- 然:同“燃”,燃烧。
- 榾柮(gǔ duò):木块,这里指木柴。
- 春瓮:装酒的瓮,因酒在春天酿造,故称。
- 醍醐(tí hú):指美酒。
- 西天:指印度,佛教的发源地。
- 教演:传授。
- 真乘:佛教的真谛。
- 秘:秘密,深奥。
- 东鲁:指中国东部,这里泛指中国。
- 书探:指书籍丰富。
- 禅定: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指通过冥想达到心境的平静。
- 龛(kān):供奉佛像的小阁子。
- 月明孤:明亮的月光下,显得孤独。
翻译
山上的寺庙风景优美,仿佛预示着吉祥的征兆,抬头望去,那灵山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温暖的火在云端般的香炉中燃烧着木柴,春天的酒瓮里散发出的酒香比美酒还要诱人。在西天传授着佛教的真谛,而东鲁则书籍丰富,满架都是。听说夜深人静时,禅师从禅定中醒来,独自坐在供奉佛像的小阁子里,对着明亮的月光,显得格外孤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禅师清修的生活场景,通过山寺的形胜、云炉的火暖、春瓮的酒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西天教演真乘秘,东鲁书探满架储”展现了禅师深厚的学识和对佛法的精研。结尾的“一龛坐对月明孤”则深刻表达了禅师在禅定后的孤独与超脱,体现了禅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郑真的其他作品
- 《 七月望日黄仲瑱先生计偕录跋语且以近体诗见示因用韵别作一诗以谢 其二 》 —— [ 明 ] 郑真
- 《 高明楼 》 —— [ 明 ] 郑真
- 《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 》 —— [ 明 ] 郑真
- 《 题春江送别图 》 —— [ 明 ] 郑真
- 《 挽故参政彭城郡公二十韵 》 —— [ 明 ] 郑真
- 《 题吴教授所藏杨长史菜图 》 —— [ 明 ] 郑真
- 《 用韵王理问琵琶亭夜宿 》 —— [ 明 ] 郑真
- 《 题梅 》 —— [ 明 ] 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