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为钱唐教谕方钦赋
靖节琴无弦,兴来时一抚。
雅趣溢冲襟,宁于弦上取。
伯牙弦上声,遥遥在山水。
向非钟子期,此意共谁语。
闻君酷友琴,琴趣在何许。
大弦奏宫商,小弦调徵羽。
羑里思文王,杏坛忆宣父。
悠哉复悠哉,上溯千万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靖节: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性格高洁,不慕名利,故称“靖节先生”。
- 冲襟:淡泊的胸怀。
- 伯牙:古代传说中的琴师,与钟子期为知音。
- 钟子期:伯牙的知音,能听懂伯牙琴声中的意境。
- 友琴:爱好弹琴。
-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代表音乐的基本音阶。
- 徵羽:古代五音中的另外两个音,代表音乐的基本音阶。
- 羑里:古地名,传说中周文王被囚禁的地方。
- 杏坛: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
- 宣父:指孔子,因其被尊为“至圣先师”,故称“宣父”。
翻译
陶渊明的琴没有弦,兴致来时偶尔抚摸。 雅致的趣味充满了淡泊的胸怀,岂是弦上所能体现。 伯牙的琴声,遥远地传达山水之间的意境。 若非钟子期,这意境又有谁能理解。 听说你非常爱好弹琴,你的琴趣在哪里。 大弦奏出宫商之音,小弦调节徵羽之调。 在羑里思念文王,在杏坛回忆宣父。 悠长啊悠长,向上追溯千万年的古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伯牙等古代琴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琴艺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诗中“靖节琴无弦,兴来时一抚”展现了陶渊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而“伯牙弦上声,遥遥在山水”则体现了音乐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意境。最后,通过对“羑里”和“杏坛”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智慧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深远的追溯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琴艺和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