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崇知县明恕堂

· 杨荣
花县为郎久,人歌卓鲁贤。 存心应不昧,推己自无偏。 水碧冰壶静,天清玉镜悬。 疲癃归恻隐,鳏寡属矜怜。 不为私情掩,宁容物欲牵。 奸回能独觉,好恶自同然。 鉴物知无惑,求仁术有传。 弦歌清韵远,桑柘绿阴连。 遥想安民绩,西山石可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卓鲁:指汉代的卓茂和鲁恭,两人都是著名的清官。
  • 存心:指内心所怀的意念或目的。
  • 推己:指以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他人。
  • 疲癃:指年老体弱或病重的人。
  • 鳏寡:指无配偶的男女,鳏指无妻的男子,寡指无夫的女子。
  • 鉴物:指观察事物。
  • 弦歌:指古代以琴瑟伴奏的歌唱,也泛指音乐教育。
  • 桑柘:桑树和柘树,常用来比喻乡村或田园。

翻译

在花县担任郎官已久,人们歌颂如卓茂和鲁恭般的贤明。 内心所怀的意念应不迷失,以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他人自然无偏。 水如碧玉,冰壶般静谧,天空清澈如玉镜高悬。 对年老体弱或病重的人归于同情,对无配偶的男女给予怜悯。 不为私情所掩盖,不容物欲所牵绊。 能独自察觉奸邪,好恶自然分明。 观察事物知无迷惑,追求仁德之术有所传承。 弦歌之音清远,桑柘绿荫连绵。 遥想其安民之功绩,西山之石可刻铭记。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清廉贤明的知县,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其高尚的品德和治理成效。诗中“水碧冰壶静,天清玉镜悬”等句,以自然景象比喻知县的清廉与明察,而“疲癃归恻隐,鳏寡属矜怜”则体现了其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清官的崇敬和对良好政治的向往。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