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季翔韵题胡长史所藏东坡墨竹

· 管讷
剩水残山雪后时,袜材貌得岁寒枝。 归来内署曾持烛,忘却南溪有赋诗。 岷谷秋阴云冉冉,湘江春碧雨差差。 展图如在千竿里,六月凉飙洒鬓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剩水残山:指雪后残留的山水景象,形容景色凄凉。
  • 袜材:指绘画用的纸张,这里指画纸。
  • 貌得:描绘得。
  • 岁寒枝:指寒冬中的树枝,常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品质。
  • 内署:指宫廷内的官署。
  • 持烛:手持蜡烛,形容夜深人静时仍在工作或学习。
  • 南溪:地名,可能指作者的家乡或某个特定的地点。
  • 赋诗:写诗。
  • 岷谷:岷山的山谷,岷山是中国西部的大山。
  • 秋阴:秋天的阴云。
  • 云冉冉:云缓缓移动的样子。
  • 湘江:中国南方的一条大河。
  • 春碧:春天的碧水。
  • 雨差差:雨纷纷落下的样子。
  • 展图:展开画卷。
  • 六月:夏季的月份。
  • 凉飙:凉风。
  • 鬓丝:鬓角的头发,这里指头发被风吹动。

翻译

在雪后的剩水残山之间,我用画纸描绘出寒冬中坚韧的树枝。回到宫廷内署,夜深人静时我手持蜡烛,却忘了在南溪还有未完成的诗篇。岷山的秋日阴云缓缓移动,湘江春天的碧水被纷纷的雨水打湿。展开这幅画卷,仿佛置身于千竿竹林之中,六月的凉风吹拂着我的鬓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山水与寒冬树枝的凄美景象,通过“剩水残山”和“岁寒枝”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坚韧与凄凉并存的情感。诗中“内署持烛”与“忘却南溪赋诗”形成对比,展现了作者在宫廷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纠葛。后两句通过对岷谷秋云和湘江春雨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映射内心的复杂情感。结尾的“展图如在千竿里,六月凉飙洒鬓丝”则通过画卷与现实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沉浸。

管讷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时敏。少即能诗。洪武中征拜楚王府纪善,迁左长史,事王二十余年,以忠谨闻。年七十余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有《蚓窍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