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楚瑛上人吴门百花庵阅藏毕归钱塘一首
我闻洛阳记,首阐四二经。
遂使鹿苑言,登此汉氏庭。
世高鼓清波,支娄继芳馨。
建初珊瑚舌,长安凤凰旌。
自此三藏书,灿然若繁星。
楚瑛僧家宝,松萝閟幽扃。
兀然理金篇,廓尔昭心灵。
宛如一粟许,无涯摄沧溟。
春风鹫山吹,忍草忽巳青。
思弄武林水,桃花驾归舲。
人生一世间,去住皆浮萍。
折杨固分手,临岐已忘形。
往说无生法,天花何处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洛阳记:指《洛阳伽蓝记》,记载了洛阳佛教寺院的情况。
- 四二经:指佛教的四十二章经。
- 鹿苑:指鹿野苑,佛教圣地,传说中佛陀初次说法的地方。
- 汉氏庭:指汉朝的朝廷。
- 世高:指东汉时期的佛教翻译家安世高。
- 支娄:指支娄迦谶,东汉时期的佛教翻译家。
- 芳馨:芳香,比喻佛教教义的传播。
- 建初:东汉年号。
- 珊瑚舌:比喻能言善辩。
- 长安:汉朝都城,今西安。
- 凤凰旌:凤凰旗,象征吉祥。
- 三藏书:指佛教的经、律、论三藏。
- 松萝: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幽静的环境。
- 閟幽扃:闭锁的幽深门户。
- 金篇:指珍贵的佛教经典。
- 廓尔:开阔,明朗。
- 一粟许:比喻极小。
- 摄沧溟:摄,包含;沧溟,大海。
- 鹫山:指灵鹫山,佛教圣地。
- 忍草:指佛教中的忍辱草,象征忍耐。
- 武林水:指杭州的西湖。
- 桃花驾归舲:桃花,春天的象征;驾归舲,乘船归去。
- 浮萍:比喻漂泊不定。
- 折杨:折断的杨柳,象征离别。
- 忘形:忘我,超脱形骸。
- 无生法: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 天花:佛教中指天上的花,比喻佛法的美妙。
翻译
我听说《洛阳伽蓝记》中,首先阐释了四十二章经。这使得鹿野苑的教言,得以传入汉朝的朝廷。安世高和支娄迦谶等翻译家,继续传播着佛教的芳香。在东汉建初年间,有能言善辩的僧人,长安城中飘扬着象征吉祥的凤凰旗。从此,佛教的经、律、论三藏书籍,如同繁星般灿烂。楚瑛这位僧人,在松萝掩映的幽深寺院中,专心研读珍贵的佛教经典,心灵因此变得开阔明朗。他仿佛能以极小的存在,包含无边的大海。春风吹过灵鹫山,忍辱草忽然变得青翠。他想要在杭州的西湖畔游玩,乘着桃花盛开的船只归去。人生一世,无论是去是留,都如同漂泊的浮萍。在离别之际,折断的杨柳已经足够表达离情,而到了分别的路口,已经忘却了形骸。他将去宣讲超越生死的佛法,那么天上的花又将在何处飘落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楚瑛上人在吴门百花庵研读佛经后,准备归钱塘的情景。诗中通过对佛教经典的赞美和对楚瑛上人修行境界的描述,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僧人的精神追求。诗的语言典雅,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春风、忍草、桃花等,巧妙地融入了佛教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楚瑛上人的敬仰。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