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

· 蓝仁
野人自爱住云林,客到开门扫绿阴。 白帽有情应送老,绿尊无事且开襟。 一川野水舂锄下,四壁秋风蟋蟀吟。 共作故园松菊主,未惭元亮百年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是一种谦称。
  • 云林:指隐居之所。
  • 绿阴:绿树成荫。
  • 白帽:白色的帽子,此处可能象征着隐士的装扮。
  • 送老:养老,度过晚年。
  • 绿尊:亦作“绿樽”,酒杯。
  • 开襟:敞开胸怀,表示畅快。
  • 舂锄(chōng chú):一种鸟名,此处指鸟的叫声和溪水声交织在一起。

翻译

我这个喜爱住在山林中的人,有客人到来时便开门清扫那绿树成荫之处。 戴着白帽,愿以此终老,无事时就举起酒杯开怀畅饮。 一条河流在野外的水流声和舂锄鸟的鸣叫声相互交织,四周墙壁在秋风中回荡着蟋蟀的吟唱。 让我们共同做故乡松菊的主人,我并不惭愧自己拥有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百年的归隐之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和心境。诗的首联,“野人自爱住云林,客到开门扫绿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客人的热情欢迎。颔联“白帽有情应送老,绿尊无事且开襟”,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白帽象征着他的隐士身份,而绿尊则代表着他在闲暇时的畅饮。颈联“一川野水舂锄下,四壁秋风蟋蟀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野水的声音和蟋蟀的吟唱,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尾联“共作故园松菊主,未惭元亮百年心”,表明诗人希望和朋友一起享受田园之乐,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陶渊明归隐心境的认同和追求,不惭愧拥有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之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