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敏轩昆季赋得登城楼望五龙山

· 谢榛
松杪龙山纵目时,龙精长寄万松枝。 烟岚忽动遥堪挹,风雨频来暗有期。 半世客怀聊此醉,千年帝力岂予知。 高城倚仗空幽兴,安得岩栖日赋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杪(miǎo):松树的末梢。
  • 龙精:这里指代山中的灵气。
  • 烟岚(lán):山里蒸腾的云雾。
  • 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这里指舀取云雾,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好像可以伸手舀取。

翻译

当在松树的末梢向龙山纵目远望时,山中的灵气长久地寄托在万松的枝桠上。 山里蒸腾的云雾忽然飘动,远远望去仿佛可以舀取,风雨频繁来临似乎暗自有着约定。 半辈子的客居情怀在此刻暂且沉醉,千年的帝王之力岂是我所能知晓的。 靠着高高的城墙抒发着空寂幽远的兴致,怎能如在山岩上栖息那般每日吟诗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城楼远望五龙山的情景。首联写诗人从松杪纵目望向龙山,感受到山中灵气寄于万松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颔联中,烟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可以伸手舀取,风雨的来临似乎也有规律,富有动态和意境。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半生客居的情怀,以及对帝王之力的思考,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世事的感慨。尾联中,诗人靠着城墙,心中虽有幽兴,却渴望如在山岩上栖息般自在地赋诗,流露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幽远,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