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饥

· 蓝智
壮年昧学稼,晚岁思力田。 垦地二顷馀,买牛春雨前。 嘉苗萋以绿,溉以南山泉。 螟蟘日夜起,灾伤一何偏。 秋成既失望,岁计徒可怜。 国当用兵日,岂暇忧民天。 入门愧妻子,有室如磬悬。 天寒井已冰,日晏厨无烟。 落叶拥衡茆,四壁风萧然。 在陈绝粮者,从古称圣贤。 薇蕨尚可食,啸歌首阳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饥:年成不好,饥荒之年。
  • (jià):种植谷物,泛指农业劳动。
  • 力田:努力耕田。
  • (qǐng):土地面积单位,一百亩为一顷。
  • 嘉苗:美好的禾苗。
  • :茂盛的样子。
  • (gài):浇灌。
  • 南山泉:南边山上的泉水。
  • 螟蟘(míng tè):泛指害虫。蟘(tè),吃禾苗的害虫。
  • 一何:何其,多么。
  • :偏重,此处指灾害严重。
  • 秋成:秋季庄稼成熟,指秋收的成果。
  • 岁计:一年的计划,此处指一年的收成。
  • (xiá):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 衡茆(máo):简陋的茅屋。茆,同“茅”。
  • (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此处形容家中空无所有,像悬挂的磬一样。

翻译

我在壮年时不懂得学习种庄稼,到了晚年才想到要努力耕田。开垦了二顷多田地,在春雨来临之前买了牛。美好的禾苗长得茂盛翠绿,用南山的泉水来浇灌。然而,螟蟘等害虫日夜出没,灾害损伤是多么严重且偏颇啊。到了秋天,秋收的成果让人失望,一年的收成也只能让人觉得可怜。国家正值用兵的时候,哪有空闲来关心百姓的生计呢。回到家中,面对妻子儿女感到惭愧,家中贫困得像悬挂着的磬一样空无一物。天气寒冷,水井已经结冰,太阳西斜,厨房中没有烟火。落叶堆积在简陋的茅屋前,屋子四周风声萧瑟。在陈国断粮的人,从古以来都被称为圣贤。薇蕨这类野菜还可以食用,我宁愿在首阳山顶上长啸高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饥荒之年,生活困苦的农民形象。诗人开篇自述年轻时不懂农事,晚年才开始努力耕田,表现出对生活的反思和努力。然而,尽管辛勤劳作,却遭遇了严重的虫害,导致秋收无望,生计艰难。诗中还提到国家处于战乱时期,无暇顾及民生,进一步凸显了百姓的悲惨处境。作者通过对自己家庭贫困状况的描写,如“入门愧妻子,有室如磬悬。天寒井已冰,日晏厨无烟”,生动地展现了饥荒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最后,诗人以古代在陈国断粮的圣贤自比,表达了在困境中坚守的决心,以及对自然野菜为食、啸歌山林的一种无奈的豁达。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