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赓(gēng):续作。
- 宗翰:人名。
- 武夷: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
- 风雩(yú):古代人在暮春之际到沂水沐浴并祭祀以求雨的活动,这里指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氛围。
- 文光:绚烂的文采。
- 斗间虹:形容人才如同北斗星间的彩虹般罕见,这里指杰出的文化成就。
- 黄埃:黄色的尘土。
- 赤日:烈日。
- 濯缨: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 抗尘容:指在尘世中奔波劳累,面容疲惫。
翻译
到处是荒芜的榛莽,曾经的儒宫也已破败不堪,回忆往昔在风雩活动中所体验到的那种乐趣是相同的。
岁月已经如同河川上的流水般消逝,绚烂的文采也不再像北斗星间的彩虹那般光彩夺目。
黄色的尘土和烈日遮蔽了大地,高大的石头和层层的阴影从半空中升起。
昨天傍晚我在西边的渡口停船,在这里洗濯冠缨,总好过在尘世中奔波劳累而面容疲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武夷山一带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荒榛满目故儒宫”描绘了儒宫的荒废,暗示了文化的衰落,同时也引出了对过去风雩乐趣的回忆。“年代已随川上水,文光无复斗间虹”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文化辉煌的不再,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惋惜。“黄埃赤日遮平地,高石层阴起半空”进一步描写了环境的恶劣和压抑,与前面的回忆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在“昨暮维舟西渡口,濯缨犹胜抗尘容”中表达了对超脱世俗、保持高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尘世疲惫的厌倦。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复杂,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
蓝仁的其他作品
- 《 足弱服胜骏丸怀仙牧老 》 —— [ 明 ] 蓝仁
- 《 瑞香 》 —— [ 明 ] 蓝仁
- 《 题小幅雪景 》 —— [ 明 ] 蓝仁
- 《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 [ 明 ] 蓝仁
- 《 至梅村别业再用前韵寄云壑 》 —— [ 明 ] 蓝仁
- 《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 [ 明 ] 蓝仁
- 《 题沿山王那海千户澄清亭 》 —— [ 明 ] 蓝仁
- 《 次韵云松病中见寄 》 —— [ 明 ] 蓝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