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云松

· 蓝仁
怀友轩前百尺梧,每从清荫共趋隅。 学诗到老终教拙,种药扶衰自笑愚。 高入天风鸿避弋,长鸣秋雨鹤将雏。 甘同木石居贫贱,肯信寒松作大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趋隅(qū yú):向隅,向一边靠,可理解为相聚一处。
  • (yì):用带绳子的箭射鸟。
  • 将雏:携带幼鸟,这里指鹤育雏。

翻译

在怀念友人的轩房前有百尺高的梧桐树,常常在那清凉的树阴下一同相聚。 学习写诗直到老年最终还是显得笨拙,种植药材来扶持衰弱的身体自己也觉得有些愚笨。 高高地伸入天风中,鸿雁躲避着弋箭,在绵长的秋雨中,仙鹤带着幼雏长鸣。 甘愿如同木头和石头一样处于贫贱之中,怎肯相信寒松能成为大夫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怀友的主题,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中通过对轩前百尺梧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也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诗人自嘲学诗到老仍拙,种药扶衰显愚,体现了他对自己的一种谦逊和自省。接着,通过描写高入天风的鸿避弋和长鸣秋雨的鹤将雏,展现出一种对自由和生命力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甘愿贫贱、不慕富贵的态度,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性。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