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 谢榛
风吹榆柳作寒声,直北龙沙一望平。 云压旌旗飞暮雪,将军坐啸受降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直北:正北,指北方边境地区。
  • 龙沙:泛指塞外沙漠之地。(“龙”读音:lóng)
  • 坐啸:悠闲地坐在那里长啸(表示安闲自得)。

翻译

寒风吹动着榆树和柳树,发出瑟瑟的声响。向正北方向望去,塞外的沙漠一望无际,一片平坦。乌云压顶,旌旗在暮雪中飞舞。将军安闲地坐在受降城中,长啸抒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的景象和将军的形象。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风吹榆柳的寒声和一望无际的沙漠,营造出一种荒凉、寒冷的氛围。第三句中“云压旌旗飞暮雪”,以云、雪、旌旗等元素,进一步烘托出塞外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氛围。最后一句“将军坐啸受降城”,则展现出将军的从容和自信。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将军形象的刻画,表现了边疆的肃穆和将军的威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雄浑、悲壮的意境。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