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西湖

· 谢榛
怅望西山路,曾经胡马过。 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 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 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怅望:惆怅地远望。
  • 胡马:指外族入侵的骑兵,这里指侵扰明朝的鞑靼骑兵。(“鞑靼”读音:dá dá)
  •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翻译

怀着惆怅的心情远望西山路,这里曾经有鞑靼的骑兵经过。如今我再次来到这里,折下杨柳枝,独自面对这烟雾笼罩的湖水。太阳的影子在山峰顶端消失,春天的寒意在湖面上更加明显。渔夫和樵夫一见面,仍然在谈论着战争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重游西湖时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的首联通过“怅望”一词,奠定了全诗忧伤的基调,同时提到西山路上曾有胡马经过,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颔联中诗人“重来”却只能“独立向烟波”,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颈联描写日影消失,春寒仍在湖上弥漫,进一步烘托出冷清的氛围。尾联借渔樵之口道出战争的影响依然存在,深化了主题。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