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墓

· 谢榛
洞庭昔返楚天魂,孤冢千年失子孙。 蜀道悲歌今不见,暮云愁色满中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ǔ):古代楚国,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 (zhǒng):坟墓。

翻译

在洞庭湖昔日曾迎回杜甫在南方的英魂,那孤独的坟墓历经千年却失去了子孙的拜祭。 蜀道上那悲慨的歌声如今已无处可寻,傍晚的云彩带着忧愁的色调布满了中原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对杜甫的缅怀之作。首句写杜甫的灵魂曾回到洞庭一带,“昔返”二字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第二句“孤冢千年失子孙”,则表达了诗人对杜甫墓无人祭扫的惋惜,凸显了杜甫身后的寂寞。后两句通过“蜀道悲歌今不见”,暗示了杜甫诗歌中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和悲愤的力量如今已经难以寻觅,而“暮云愁色满中原”以景结情,用傍晚布满中原的愁云,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和对时代的感慨。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