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寄秦给事顺甫

· 谢榛
岁华冉冉频弹铗,秋色冥冥独倚阑。 倦客吟成山月堕,征鸿过尽海天寒。 燕关寄迹还东下,烽戍惊心几北看。 闻道故园青琐客,忧时双鬓坐凋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冉冉:形容时光渐渐流逝。(冉,rǎn)
  • 弹铗:比喻因处境窘困而求人援助。
  • 冥冥:昏暗的样子。
  • 倚阑:靠着栏杆。
  • 倦客:客游他乡而对旅居生活感到疲倦的人。
  • 燕关:指山海关。
  • 寄迹:在外乡停留。
  • 烽戍:设置烽燧的边戍。
  • 青琐客:指在朝中为官的人。

翻译

时光渐渐流逝,我频繁地弹着剑,发出慨叹,在昏暗的秋意中独自倚着栏杆。疲倦的游子吟诗作赋,直到山间明月西沉,远行的大雁飞尽,海天一片寒冷。我在山海关一带停留后又将东行,边戍的烽火让人惊心,多次向北眺望。听说故乡在朝中为官的人,因为担忧时局,双鬓都已变得花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寒夜中的感受和思绪,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国家的忧虑。首联中“岁华冉冉频弹铗”,表现出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对自身境遇的不满;“秋色冥冥独倚阑”则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颔联通过“倦客吟成山月堕,征鸿过尽海天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颈联“燕关寄迹还东下,烽戍惊心几北看”,写出了诗人在山海关一带的羁旅之苦和对边戍战事的担忧。尾联“闻道故园青琐客,忧时双鬓坐凋残”,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朝中友人的牵挂,以及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反映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