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昭觉禅院示万灯上人

· 谢榛
旧衲灯前补,天寒霜满庭。 不眠中夜偈,早起半函经。 慧力刬诸障,禅心通百灵。 腊同祗树老,春雨又青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à):僧衣。
  • (jì):佛经中的唱词。
  • 函经:装在匣子中的经书。
  • 慧力:佛教语,指智慧有消除烦恼的力量。
  • (chǎn):同“铲”,消除。
  • 百灵:各种神灵。
  • 祗树(qí shù):祗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是佛陀的说法处之一,此处借指佛寺。

翻译

在灯前缝补旧僧衣,天气寒冷,霜布满了庭院。半夜无法入眠,吟诵着佛经中的唱词,早晨又早早起来阅读半匣经书。智慧的力量能够消除诸多障碍,禅定的心境能够与各种神灵相通。如同这寒冬腊月里的佛寺一般古老,待到春雨降临,又会焕发出新的青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中,禅院中的僧人(万灯上人)的修行生活。诗的首联通过“旧衲灯前补”和“天寒霜满庭”,营造出一种清寒、寂静的氛围,展现出僧人的简朴生活和所处环境的清冷。颔联描写了僧人半夜诵经、早晨读经的刻苦修行,体现了其对佛法的虔诚。颈联则强调了智慧和禅心的力量,能够消除障碍、与神灵相通,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深刻理解。尾联以“腊同祗树老”暗示佛法的悠久和深厚,同时以“春雨又青青”寓意着佛法的生命力和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富有禅意,表现了诗人对禅院生活和佛法的感悟与赞美。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