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董职方德甫擢光禄卿

· 谢榛
三秋心力尽,经略见才雄。 董策今谁在,班铭志已同。 才收卫律叛,更赏霍家功。 神武惟龙准,凭陵自犬戎。 兵张群议后,官转百忧中。 侯火惊燕甸,宵衣想汉宫。 将星寒动塞,卿月夜临空。 尚忆长征子,持戈向北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略:筹划治理。
  • 董策:董德甫的策略、谋划。
  • 班铭:班固的铭文,这里指荣誉、功绩。班固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 卫律:这里借指叛乱者。
  • 霍家功:指像汉代霍光那样的功绩。
  • 神武:神明而威武。
  • 龙准:高鼻梁,这里借指帝王。
  • 凭陵:侵凌,进逼。
  • 犬戎:古代部落名,这里借指外敌。
  • 燕甸:指燕京地区。
  • 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身,旧时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甸”读音:diàn)

翻译

整个秋天都耗尽了心力,筹划治理中显现出才能的杰出。如今董德甫的策略有谁能比得上,他的功绩和班固铭文中所记载的一样荣耀。刚刚收服了叛乱之人,更应该赏赐像霍家那样的功劳。圣上神明威武如同高鼻梁的帝王,却被外敌侵犯欺凌。 用兵之事在众人议论之后展开,官职的变动在诸多忧愁之中进行。烽火让燕京地区受惊,天不亮就穿衣起身令人想起汉宫的勤政。将星在寒夜中照耀边塞,你如同明月在夜空中高悬。还能想起那些出征的战士,手持兵器迎着北风作战。

赏析

这首诗是谢榛赠给董职方德甫的,祝贺他擢升为光禄卿。诗中赞扬了董德甫的才能和功绩,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战士们的敬意。 首联描述了董德甫在筹划治理方面的杰出表现,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颔联通过将董德甫的功绩与班固铭文相提并论,高度赞扬了他的成就。颈联提到收服叛乱者和赏赐功臣,同时也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外敌威胁。“神武惟龙准,凭陵自犬戎”这两句,既写出了帝王的威武,又反映了外敌的侵凌,形成了一种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写了战争带来的影响和人们的忧虑,同时也赞美了董德甫在这种局势下的重要作用,如“将星寒动塞,卿月夜临空”,将他比作寒夜中的将星和夜空中的明月,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光辉和重要性。尾联则通过回忆出征的战士,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董德甫的赞美和对国家局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