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废寺

· 谢榛
峡转逢孤寺,庭荒起暮烟。 石堂惟有壁,松树不知年。 劫火关尘世,名香断胜缘。 登临霜草地,想像雨花天。 何处飞驯鸽,无由见老禅。 梵音泉自落,法镜月空悬。 净土还如此,浮生重惘然。 门前车马客,谁复问青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峡转:峡谷转弯处。
  • 孤寺:孤独的寺庙。
  • 庭荒:庭院荒芜。
  • 暮烟:傍晚的烟雾。
  • 石堂:石头建造的殿堂。
  • 劫火:佛教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劫”,读音为“jié”)
  • 关尘世:与尘世隔绝。
  • 名香:著名的香。
  • 胜缘:佛教语,指善缘。
  • 霜草地:结霜的草地。
  • 雨花天:佛教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的情景,此处指美好的景象。
  • 驯鸽:经过训练的鸽子。
  • 老禅:年老的禅师。
  • 梵音: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
  • 法镜:佛教语,比喻佛法,谓佛法如镜,能照彻万物。
  • 净土:佛教谓无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垢染的清净世界。
  • 浮生:人生。
  •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 青莲:这里代指佛、菩萨。

翻译

在峡谷转弯处遇到一座孤独的寺庙,庭院荒芜,傍晚的烟雾袅袅升起。 石头殿堂里只有墙壁,松树的年龄无人知晓。 世界毁灭的大火似乎将这里与尘世隔绝,著名的香也断绝了善缘。 登上结霜的草地,想象着佛说法时散花如雨的美好景象。 哪里有飞着的经过训练的鸽子,也没办法见到年老的禅师。 佛教的音声如泉水自然落下,佛法如镜子般高悬空中却徒然无用。 这清净世界尚且如此,人生更是让人深感失意茫然。 门前过往的车马客人,谁又会询问佛、菩萨的情况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废弃的寺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虚幻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寺庙的荒芜、石堂的空寂、松树的古老等,营造出一种荒凉、寂静的氛围。“劫火关尘世,名香断胜缘”表达了世间的变化和缘分的断绝,带有一种深沉的无奈。“登临霜草地,想像雨花天”则通过对比现实的荒凉和想象中的美好,进一步突出了世事的无常。“梵音泉自落,法镜月空悬”显示出佛法的存在却似乎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净土还如此,浮生重惘然”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和对尘世的失望。整首诗意境苍凉,富有禅意,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