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明府子殷谪留都教授

· 谢榛
故人三月宰,即有蓟门行。 握手惊相问,当樽气未平。 醉怀多旧感,别赋更新成。 野色浮云阔,春流去棹轻。 日斜桃叶渡,潮起石头城。 江上孤吟处,天涯两谪情。 官閒疏世事,地胜助才名。 岂待临宣室,今王召贾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蓟门(jì mén):指古蓟门关,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
  2.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3. 旧感:旧日的感慨、情绪。
  4. 别赋:古人写的抒发离别之情的辞赋,这里指诗人为友人送行而作的诗。
  5. (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
  6. 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这里借指帝王接见大臣之地。

翻译

老朋友在三月担任县令后,即刻就要前往蓟门赴任了。 握手之时惊讶地互相询问,对着酒杯心中气愤难平。 醉酒的心怀中有许多旧日的感慨,新写成的这首离别诗。 野外景色中浮云辽阔,春天的江流中离去的船只轻快。 太阳西斜时到了桃叶渡,潮水起时到了石头城。 在江上孤独吟唱的地方,远在天涯的我们都有被贬谪的心情。 官职清闲可以疏远世俗之事,这地方优美有助于成就才名。 哪里需要等到在宣室被召见,如今的君王就会征召贾谊这样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谢榛为送别彭明府子殷被贬留都教授而作。诗的开篇点明友人即将赴任的事实,接着通过“握手惊相问,当樽气未平”表现出分别时的不舍和对友人遭遇的不平。中间几句描绘了途中的景色,如“野色浮云阔,春流去棹轻”“日斜桃叶渡,潮起石头城”,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后面“江上孤吟处,天涯两谪情”则表达了诗人和友人共同的被贬谪的心境,流露出一种同病相怜之感。最后两句“官閒疏世事,地胜助才名。岂待临宣室,今王召贾生”,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友人才能的肯定,相信他即便处于困境,也能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将离别之情与对友人的祝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