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大司寇刘公之孙尧士来求黄太史碑文却还大庾仆曾拜公于家食因附致哀挽之私

欲悬宝剑何由至,不过山阳亦自悲。 马首北平曾拜日,楸行东武竟封时。 九言黄父今犹记,十字延陵幸有碑。 爱尔凤毛还别去,天涯云树最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剑:此处比喻珍贵的遗物或纪念品。
  • 山阳:地名,此处可能指刘公的故乡或安葬地。
  • 马首:马的前面,比喻方向或目的地。
  • 北平:地名,今北京,可能指作者曾拜访刘公的地方。
  • 楸行:楸树的行列,可能指墓地。
  • 东武:地名,可能指刘公的安葬地。
  • 九言黄父:可能指刘公的九句话或某种遗言,黄父可能是对刘公的尊称。
  • 十字延陵:可能指某种纪念碑或墓碑,延陵可能是地名或人名。
  • 凤毛:比喻珍贵稀有的东西,此处可能指刘公的孙子尧士。
  • 云树:比喻遥远的思念或回忆。

翻译

想要悬挂那珍贵的宝剑,却不知如何才能到达,即使只是路过山阳也感到悲伤。 我曾在北平的马首方向拜访过刘公,如今他的墓地在东武,我竟未能及时前往封土。 至今仍记得刘公的九句话,幸运的是延陵的十字碑文得以保存。 我欣赏你这珍贵的凤毛,却不得不分别,天涯的云树最是让人相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大司寇刘公的深切怀念和对未能及时完成其碑文的遗憾。诗中通过“宝剑”、“山阳”、“马首北平”、“楸行东武”等意象,描绘了作者对刘公的敬仰和对其墓地的思念。同时,“九言黄父”和“十字延陵”反映了刘公的遗言和纪念碑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凤毛”和“云树”的比喻,表达了对刘公孙子的赞赏以及对刘公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