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淩 (líng):姓氏。
- 进士: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考中者称为进士。
- 元学:人名。
- 合肥:地名,今安徽省合肥市。
- 董贾俦 (dǒng jiǎ chóu):董仲舒和贾谊,两位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
- 都亭:古代城门外供行人停留休息的亭子。
- 结绶 (jié shòu):系上官印的带子,指做官。
- 肃华辀 (sù huá zhōu):华丽的车辆,指官员的座车。
- 雩娄 (yú lóu):地名,古代指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 桐柏 (tóng bǎi):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桐柏县。
- 大渎 (dà dú):大河,这里指淮河。
- 廪庾 (lǐn yǔ):粮仓。
- 歌讴 (gē ōu):歌唱,赞美。
- 三辅:汉代指京城长安附近的三个郡。
- 循良:指遵循法度,有良好政绩的官员。
- 拜冕旒 (bài miǎn liú):指被皇帝召见,接受封赏。
翻译
才子淩元学,如同当年的董仲舒和贾谊,才华横溢。在都亭系上官印,乘坐华丽的车辆,准备前往合肥任职。从雩娄向西进入中原的道路,桐柏山以东,淮河浩荡流过。在合肥,他将保障万家的粮食供应,使百里之内的渔民和樵夫都能歌唱赞美。他的名声将高扬于京城附近的三个郡,成为遵循法度、政绩良好的官员。不知何时,他将得到皇帝的召见,接受封赏。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为送别即将赴合肥任职的淩元学所作。诗中,欧大任将淩元学比作古代的才子董仲舒和贾谊,赞美其才华与前程。通过描绘淩元学赴任的路线和未来的政绩,诗人表达了对淩元学未来成就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