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毕兆先掌教安福

与君少小竹斋谈,此日青毡出淦南。 沧海蛟龙双跃剑,蓟门风雨一分骖。 秋凉弦诵新茨野,夜色楼台石鼓潭。 别后江鸿谁共听,相思应有白云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毡:指教书的地方,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 淦南:地名,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
  • 跃剑:比喻英才显露。
  • 蓟门:古地名,今北京一带。
  • :古代指驾在车两旁的马,这里比喻朋友。
  • 弦诵:古代指弦歌和诵读,这里指教书。
  • 茨野:指茅草覆盖的田野,比喻偏远的地方。
  • 石鼓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有石鼓的潭水。
  • 江鸿:江上的大雁,比喻远行的朋友。
  • 白云椷:白云间的信件,比喻遥远的思念。

翻译

与你从小在竹斋中谈笑风生,如今你带着青毡去到淦南教书。 像沧海中的蛟龙双剑跃动,蓟门的风雨中我们分道扬镳。 秋凉时节,你在新的茨野之地教书诵读,夜晚则在石鼓潭边的楼台。 别后,江上的大雁谁与我共听,相思之情应有白云间的信件传递。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毕兆先的深情告别和美好祝愿。诗中,“青毡出淦南”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而“沧海蛟龙双跃剑”则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抱负。后两句通过对秋凉弦诵和夜色楼台的描写,展现了友人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结尾的“相思应有白云椷”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待重逢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